寺院里的晨钟暮鼓等于早上敲钟,晚上打鼓吗 ?-凯发网址
正成科技
ꄲ
ꄲ
ꄲ
寺院里的晨钟暮鼓等于早上敲钟,晚上打鼓吗 ?
晨钟暮鼓,在百度词条上的解释为,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,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。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,也形容时光的流逝。
但在佛教中的“晨钟暮鼓”,并不是晨击钟、暮击鼓,而是早上先鸣钟,再击鼓;晚上则先击鼓,后鸣钟。
古印度佛会上露地上速击犍椎召集众人,佛教在传入中国后,为了方便召集僧人钟、鼓便代替了犍椎。在之前,钟为我国古代礼乐器的一种,也有警报警示的作用。
这个没有具体的,在汉代就晨鼓暮钟,主要根据当时皇家政策走,从汉以后就是晨钟暮鼓,这个习惯也保持到现在。
钟,庄重平稳,端正安详,断烦恼,增福寿,长智慧,据传,寺院撞钟传统源自于南朝梁武帝,他曾向高僧宝志和尚请教∶〝如何才能摆脱地狱之苦?〞宝志和尚回答∶〝人的苦痛不能一时消失,但如果能听到钟声敲响,苦痛就能暂时停息。〞于是,梁武帝就下诏寺院每日要撞钟。
“闻钟声,烦恼轻,智慧长,菩提增,离地狱,出火炕,愿成佛,度众生”在这句偈语吟唱的时候,可以下到六道,三饿道,乃至十法界。
鼓,跟钟一样重要,但是没有跟钟一样的偈语,钟楼建在东方,鼓楼建在西方,;两者遥遥相对,也是集结讯号之一。
《高僧传》里有一个僧人,他常在庙里面打钟,当地有一个人,给他的妻子托梦,说他死了以后,堕到地狱了,就老听到隔壁这个寺院里的一个僧人敲钟,使他才离这个苦了。而且跟他一起受苦的人,当时都得到解脱受用。
敲钟也有四十九下,或者更多的一百零八下,叫百八钟。也有唱的《钟声偈》,作词优美,慈悲,荡气回肠。
来源于网络,内容仅供阅读、宣传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