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寺界 领略名寺魅力

experience the african style

领略非洲风情 体会彩色国度

猛虎回头与石狮-凯发网址

凯发网址-凯发游戏下载        广州海幢寺    广州海幢寺-寺院资讯    猛虎回头与石狮

猛虎回头与石狮

在海幢寺南门,进得门来,照面立有一太湖巨石,高可及丈,矗立在水池中央。此石嶙峋疏透,形态酷似一只猛虎蓦地回头,张开大口,发出长吼之状,人们称之为“猛虎回头”。此石呈青灰色,间有白色斑纹。鉴赏家称之如一朵彩云,上大下小,上飘下逸,洞穴玲珑。又称之“云头雨脚”,是石中之珍品。

此石原是清代十三行首富伍崇曜(1810—1863)以数百两白银从太湖购得,后运回广州藏置于别墅“万松园”(在海幢寺之西侧)水月宫前之小苑,“藏春深处”,不为人知。

此小苑为伍崇曜之爱妾居住之处。“万松园”全盛时,植青松万株,世称名园。有诗曰:“家傍青山树几重,参差垣宇绿荫浓。海天到夏多风雨,寺院长年送鼓钟。”嘉庆年间常引来谢兰生等名人骚客来园内对酒挥毫酬唱。乾隆年间,两广总督曾在此接待过英国、荷兰使团,并下榻于此。

后来,随着岁月流逝,伍氏家族的衰落,该园也逐渐残破,但太湖石仍闲置在园中。至广州被日军侵占后,此石为日军所窥伺而强夺至江南宪兵司令部(在今海珠区公安分局处),准备当作“胜利品”运送回日本。刚好碰上日本战败投降,才没有运成。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,有一黄姓商人赏识此宝,以港币2000元购得,旋即运回家中,置于花园内。

新中国成立后,“猛虎回头”石几经周折,最后被放置在海幢寺内供群众观赏。从此,饱经沧桑的奇石以崭新姿态屹立在海幢寺南门水池中。池中尾尾游鱼,池边鲜艳花簇,近处翠林墨竹,游人袅袅,拥戴在水池和奇石的周围。

海幢寺南门有石狮一对,分置在门的左右两侧。其雕刻精细,造型生动自然,神采奕奕。这对石狮子原来是河南龙溪潘家之物。潘家主人潘振承(1714—1787),字逊贤,号文岩,原籍福建龙溪,后迁同安县栖栅,再迁至广东番禺(今广州)龙溪,清时为龙溪潘姓之祖。潘振承以商业起家,开设同文行,并曾任十三行总商,行内称之为启官,授候选指挥。潘家渐成大族,人才辈出。乾隆年间先后修造漱珠、环珠、跃龙三桥,并建书院招集名士,教习子弟。今漱珠桥附近以“龙溪”、“栖栅”命名之街巷,均与潘家祖籍及其徙居地有关。清末,潘家日渐衰落,其家园的一对石狮被转到海幢寺,成为该寺守门之宝。

 

2019年2月28日 15:44
浏览量:0
网站地图